家人要去银行买保险?这几招可以给Ta看看

时间:2020-03-30 16:44:38来源:保险周刊 作者:保险丝点击:

  中国财富网讯(何苗)本期的保险专栏,我们聊聊银保产品,就是在银行渠道购买的保险。

  聊起这个话题的初衷,是小编家里有位长辈雨叔,去年10月在银行买了一份某保险公司的护理险,这两天来问这款产品的收益如何。

  “这是保险啊叔叔,兼具投资和保障功能的万能险。”

  “我知道啊,但我想知道它收益怎么样嘛。”

  把保险当成理财产品,再加上一些销售人员的话术,可能会误导到一些消费者。

  尽管雨叔一再重申,销售人员在销售阶段就告诉他这是一份保险,小编还是想起前几年银行销售人员把保险产品“模糊”为理财产品介绍给投资者的新闻。

  于是,作为专注于投资理财的中国财富客户端的一员,小编就以投资者的身份走访了北京多家银行,探了探底。

  不会刻意推荐保险产品

  小编走访的几家银行中,理财经理都表示不会主动给老年客户推荐长期类产品。

  北京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小斌说,一般客户提出相应的需求,理财经理会罗列出短期和长期类产品,超过5年的产品里就包含了保险产品。

  “一般客户找到银行都是问稳健的产品,就是我们说的至少要保本的产品,保险产品对于客户来说就是保本的。”

  “前些年,的确有‘模糊’产品的情况存在。但这几年监管特别严格,我们都会告知产品属于什么类型。”小斌介绍。

  演示收益有水分

  走访了几家银行,小编没有发现银行销售人员捏造产品特点的情况,但特别强调演示收益,而对一些产品细节有所保留。这是几家银行共有的特点。

  在一家银行,在小编表示想买一款稳健的产品且可持有时间较长时,理财经理写了几款产品,其中就有雨叔买的某保险公司的万能险。

  当然,理财经理首先表达了这几款产品里有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。

  一开始,理财经理并不想写明都是哪几款产品。在小编的要求下,才写明了公司及产品名称。

  

 

  上图为某银行理财经理写的产品及估算的收益情况

  几款产品里,理财经理特别推荐图中的第二款,也就是雨叔买的那款万能险,并表示收益能达到4.88%。但此款产品的最低收益是多少,其并没有透露。

  “最低收益是多少?写进合同吗?”小编问。

  在手机上查阅之后,该理财经理才表示最低收益为2.5%。值得注意的是,理财经理刚开始表示最低收益能达3%,查阅后才明确为2.5%。但其表示,一般情况下都会达到4.88%。

  在另外一家银行里,理财经理推荐给与小编同去的李阿姨一款期交寿险,从62岁开始缴费,交5年,66岁开始返钱。理财经理还表示,如果不取的话,还可以进入万能账户,享受4%的复利。

  但在小编的追问下,理财经理才说出,如果该保险66岁退保的话领不到全额,而且4%的账户复利也只是演示收益,都不会写在合同里。

  在银行买保险,注意这几招

  提到自己买保险的一些细节,雨叔表示都不太清楚。

  不了解产品并不是个例,也不是老年群体独有现象。很多买了保险的客户,对待“双录”和客户回访时都存在不认真甚至敷衍的情况,这导致后续维权、投诉时遇到阻碍。一方面,我们要告诉家人搞懂产品,认真对待“双录”,另一方面,谁都不想事后维权,那么在事前就要给家人做这样的提醒:

  1.银行只是代销保险机构。其他售后服务、理赔事项均由保险公司承担。因此保险产品的安全性和收益率能否实现,要看保险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。

  2.别第一次咨询就决定买,请销售人员提供产品宣传单等具体产品信息。这样做,一是作为证据留存,二是可以根据宣传单上的信息搜索一下具体情况。

  3.直接问销售人员讲解的产品收益等情况是否写在合同里。合同写明的收益才是消费者肯定能拿到的收益。例如是否保本,最低收益,领取日期、一次性领取是否能够全额拿回,高收益的万能账户在哪里体现等。在签约前,可以请销售人员明确指出在合同中哪里做了描述,不明白的就不要签约。

  4.关注保险是否需要交各类费用,算上需要缴纳的各类费用,再用 IRR(内部收益率)等方式算一下实际的收益。

  5.产品购买后有10-15天的犹豫期,在犹豫期内都可以退保。

  古话说,堵不如疏。家人要买此类产品,不宜简单阻止,可以陪着家人全程参与,一起去咨询。当面问销售人员一些关键的问题,也许问一两个问题后,家人就明白这个产品是否真正适合自己。

商务合作qq:

Copyright 2019-2029 insuranceweekly.cn 〖中国保险周刊!〗 版权所有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